居民健康卡读写机具

2020-04-21 18:49:37 124

居民健康卡是居民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它是其它卡的替代集合体。居民健康卡号是各种与病人信息相关系统的联接点。实现全国居民一卡通是进步深化医院信息化改革,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工程。

一、实现目标

        卫生部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任务。要建设国家、省、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的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简称“3521工程”。这期间将以配备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卡为突破口,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方便居民享受连续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
       今年,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目标为:到年底,50%的居民要实现电子化、规范化的健康档案管理。要确保居民健康卡在卫生领域的通用及开放性,在保持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与市民卡、金融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促进一卡多能,方便实用。

二、 居民健康卡集成与功能分析

      居民健康卡是联接医院应用、区域病人数据与各种与医疗活动相关卡介质的桥梁,是各种卡的集合载体。

图片关键词

       健康卡主要拥有4个功能: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包括血型、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跨机构就医、新农合异地结算,满足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建设需要;金融功能。
医院是居民健康卡应用的主体,将医院就诊卡、农合医保结算卡与银行金融卡有机的整合起来,发挥其相应作用。实现三卡合一后,对医院:将大大优化医院就诊流程,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对患者:方便患者异地就医和报销;实现病人就诊资源共享,有助于接诊医生了解患者病史和所做检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负担。为区域化病人医疗资源共享,为建立广大居民的终身健康档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居民健康卡介质为非接触式IC卡,它将患者身份识别信息、农合结算与银行支付关联信息写入卡内,在医院各个环节中完成相应功能。如门诊就诊流程如下:
      1、充值: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或自助机上,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与银行帐户信息。患者通过现金予付或转帐将资金充入健康卡上的银行帐户上,并打印充值回执。
      2、挂号:患者通过窗口或自助机读卡器完成挂号。系统从卡中读取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结算类型信息提供给医院HIS系统挂号使用。
      3、排队叫号与就诊:患者到导诊台,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病人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系统挂号信息,完成就诊排队。医生对患者看诊时,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病人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挂号的患者信息,书写病历,录入相应医嘱。
      4、检查与取药:患者到相应医技科室,医技人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医生看诊相关记录。再读取卡中的银行金融信息,进行费用支付处理,并将支付信息写入卡内,打印给患者支付清单。
      5、结算: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收费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系统各相关医技科室费用支付信息汇总,打印收据。对农合医保患者,若没有与健康卡集成时,系统提示患者出示医保卡。系统与医保办进行联机结算。结算后,将患者通过银行的垫付资金返还对银行。若健康卡已农合或医保卡帐号集成,系统就可以直接读取卡上患者帐号进行联网结算。
      6、退款: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收费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审核建卡时患者出示的有效证件后。系统读取卡上银行帐号,并扣除相应金额。收费员将相应金额返还给患者并打印回执。

二、居民健康卡贮值与交易方案

      为了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必须将银行金融功能引入到居民健康卡中。但由于医院中的交易环境与持卡人状况的差异等,必须研究一种在医院可行的贮值与交易方案。
     1、交易实时性:由于医院为24小时不间断业务处理,为此交易系统必须100%可靠。
     2、交易速度:实现健康卡预付款后,交易地点大部分设置患者堆积在医技窗口。为此交易系统设计时必须保证交易快捷,为了在交易时利用自助设备,必须保证交易过程简单方便。
     3、密码:由于到医院看诊患者精神状况都不很好,使用密码进行交易,将造成密码忘记,不能正常就诊看病。另外现在医保患者交易时需要密码交易,由此会造成一次交易需要患者输入二次密码的现象出现。为此交易时不能设置密码。但可以设置挂失功能来保证卡上的资金安全。
      4、办卡:患者一般是就诊时才到医院就诊,若办卡时需要很长时间,患者将无法接受,为此患者到医院时需要现场办卡,或通过其他机构事先办卡。
联网交易风险:联网交易是目前银行主要流行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租用电信的联路,联路上的设备与线路故障,系统病毒与黑客攻击都可能造成无法正常交易,如我们经常看到医保线路问题,造成医保病人无法结算的现象出现。由此会造成医院业务的巨大混乱。
      居民健康金融卡交易方式:使用类似电子钱包(智能储值卡)脱网交易,定时上传对帐的交易模式,类似城市公交卡等系统管理运行模式。患者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向居民健康卡充值,并可在各医疗机构进行交易。
      从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考虑,电子钱包(智能储值卡),可以吸收存款,而且不用付息,不占用银行后台系统、通讯资源,是收益较大的卡种。
      使用智能储值卡上的存贮,结合医院系统的对帐功能,大大降低了交易风险。
系统架构: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在医院设置的各银行前置机,主要负责交换医院内部各终端窗口交易信息。定期将交易记录传递到银行系统中,并定期将各银行挂失记录与医院交互,供各终端查询。

刷卡器为银行配备的硬件设备,它接收终端命令,读取IC卡上相关信息,将每一笔不同银行交易分别记录设备中,可通过银行前置机分别将记录传回给银行,并进行复位。
这种交易方式为今后与城市通互通,扩展居民健康卡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1、充值
     用户为了保障资金安全,在医院复杂的支付环境下,用户不能将大量资金长期保存在卡上,用户根据自己的病情,通过自助机将一定数据的资金转帐或现金充值到健康卡上的银行设置的电子钱包中帐户上,并可以随时将健康卡上的资金取走。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2、支付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3、退费:由于院方或医保农合患者结算产生的退费行为。

图片关键词

4、退款

图片关键词


审核身份:为了保证居民健康卡资金安全,退款时必须审核退款人的合法身份。
      对于通过身份证登记领取居民健康卡的患者,退款人出示身份证进行身份确认后方可退款。对于医保患者,退款人出示医保卡后方可退款。
新农合患者无身份证登记的患者,因为居民健康卡今后有可能取代新农合卡,就需要患者在登记时出示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有效证件,或操作员审核居民健康卡照片与本人一致时方可退款。
银行每月为每卡打印银行对帐单,寄给用户,便于用户核对支付情况。
5、挂失:参见“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一节。

三、居民健康卡读写器终端解决方案

1. 非接触式读写器(单一居民健康卡读写器方案)

图片关键词

2. 接触+非接触读写器(集成居民健康卡与社保IC卡读写器方案)

图片关键词



3. 多功能读写器(集成居民健康卡、社保IC卡、二代证或磁条等读写器方案)

图片关键词